邹鲁

词语解释
邹鲁[ zōu lǔ ]
⒈ 邹国、鲁国的并称。《庄子·天地》:“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⒉ 借指孔孟。
引证解释
⒈ 邹国、鲁国 的并称。
引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 邹 鲁。”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 陶 唐,家成 邹 鲁。”
⒉ 邹,孟子 故乡; 鲁,孔子 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引清 钱谦益 《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 邹 鲁 之遗教,作 江 汉 之名儒。”
⒊ 借指 孔 孟。
国语辞典
邹鲁[ zōu lǔ ]
⒈ 孔子为鲁人,孟子为邹人,故称文教鼎盛的地方为「邹鲁」。
引《庄子·天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
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诗:「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⒉ 人名。(西元1885~1954)原名澄生,字海滨,广东大埔人。清末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与革命。历任中山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委员、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著有廿九国游记、中国国民党史稿、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邹鲁文存等。
分字解释
※ "邹鲁"的意思解释、邹鲁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邹鲁”:
意思:邹鲁是指古代邹国和鲁国的统称,通常用来泛指春秋时期的鲁国地区,因鲁国文化发达,故用作文化或教育的象征。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邹鲁通常与鲁国相联系,没有专门的解释,但在解释鲁国时,可能会提及邹鲁。
出处:
邹鲁最早见于《诗经》和《左传》,是春秋时期齐、鲁、晋、楚等诸侯国之一的鲁国及其周边地区的统称。
同义词:
鲁国、鲁地、齐鲁、鲁东
反义词:
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之相对的落后地区或文化不发达的地方。
相关词语:
邹城、孔庙、鲁菜、鲁公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邹鲁文化”常被提及于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语境中,尤其是与孔子及其学派有关的故事,如“孔孟之道”、“仁者爱人”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自古以来,邹鲁地区便以崇尚儒学、文化繁荣而闻名,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相关词语
- lǔ yì gū鲁义姑
- wǎn lǔ máo宛鲁矛
- lǔ xùn鲁迅
- zōu lǔ yí fēng邹鲁遗风
- zōu lǔ yí fēng邹鲁遗风
- zhuó lǔ卓鲁
- lǔ yàn鲁砚
- bā tú lǔ巴图鲁
- zhuān lǔ专鲁
- lǔ shī鲁诗
- lǔ yǔ鲁语
- lǔ gē huí rì鲁戈回日
- lǔ líng guāng diàn鲁灵光殿
- zhì lǔ质鲁
- lǔ jīn yàn xuē鲁斤燕削
- yán lǔ檐鲁
- lǔ dùn鲁钝
- zōu lǜ邹律
- zhuó lǔ酌鲁
- zōu lǔ邹鲁
- zōu lǔ邹鲁
- lǔ lián zǐ鲁连子
- lǔ zhì shēn鲁智深
- pǔ lǔ朴鲁
- wō lǔ duǒ窝鲁朵
- bì lǔ秘鲁
- lǔ sù鲁肃
- zōu yīng qí zǐ邹缨齐紫
- lǔ piáo鲁瓢
- yú lǔ鱼鲁
- lǔ piáo鲁朴
- dū lǔ嘟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