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籍

词语解释
抄籍[ chāo jí ]
⒈ 查抄籍没。
引证解释
⒈ 查抄籍没。
引元 无名氏 《圣武亲征录》:“八月,别遣 按脱 等抄籍 汉 民七十三万有奇。”
《秦併六国平话》卷中:“王翦 把藏库金银抄籍十车回邦,班师人马。”
《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 又命 吕布 同 皇甫嵩、李肃 领兵五万,至 郿坞 抄籍 董卓 家产、人口。”
国语辞典
抄籍[ chāo jí ]
⒈ 将一切家产没收归官。
引《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今小生抄籍以后,藏中的物皆官物也,非有诏书,不可得矣。」
《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又命吕布同皇甫嵩、李肃领兵五万,至郿坞抄籍董卓家产、人口。」
分字解释
※ "抄籍"的意思解释、抄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抄籍”的意思:
“抄籍”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抄写书籍,尤其是在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将指定的书籍内容抄写下来,以备考试之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直接收录“抄籍”一词,但根据其构词和语境推测,可能类似于“抄录”、“抄写”等词的解释,即指将书籍内容抄写下来。
出处:
“抄籍”一词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在古代科举考试的历史背景中,考生们需要抄写书籍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可以推断其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
同义词:
抄录
抄写
摘抄
反义词:
著作
创作原文
相关词语:
科举
考试
试卷
士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孔明抄籍”,讲述的是诸葛亮在考试时,由于时间紧迫,不得不将书籍内容抄写下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考生在考试中面临的困境和努力。
造句:
为了应对科举考试,小明日夜兼程,将《四书五经》全部抄籍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