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àn jí
注音ㄓㄢˋ ㄐ一ˊ
繁体佔籍
⒈ 上报户口,入籍定居。
⒈ 上报户口,入籍定居。
引宋 梅尧臣 《送韩钦圣学士京西提刑》诗:“昔在 汉 家时,近亲多占籍。”
明 宋濂 《陶氏家乘序赞》:“台 之 黄巖 有大姓曰 陶氏,其先自 闽中 徙 永嘉,復自 永嘉 来徙,遂占籍为 黄巖 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北方水利》:“但募南人开垦,即以其地予之,又许占籍。”
词语“占籍”的意思:
“占籍”是指某人被登记在某个地区的户籍上,成为该地区的正式居民。在古代,户籍是管理人口、征税、征兵的重要依据。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占籍”条目解释为:“占籍,即注册户籍,成为某地的正式居民。”
出处:
“占籍”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户籍制度。在《周礼·地官·小司徒》中就有“凡民,入于籍,必占其名”的记载。
同义词:
登籍
立籍
注册户籍
登记户籍
反义词:
除籍
删除户籍
解除户籍
相关词语:
户籍制度
居民身份
户口本
户口登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占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关户籍的记载和故事较为丰富。例如,《水浒传》中,宋江因犯事逃亡,后来为了得到朝廷的赦免,不得不回到家乡占籍,重新成为当地的居民。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小明为了参加当地的选举,特意回到家乡占籍,成为了一名正式的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