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息


拼音yí xī
注音一ˊ ㄒ一

繁体遺息

遗息

词语解释

遗息[ yí xī ]

⒈  死者遗留下来的子息。

引证解释

⒈  死者遗留下来的子息。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且 李顺 草寇,百日而已,乃 孟昶 后宫之遗息也。”
清 曹寅 《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书此忍恸兼示四侄寄西轩诸友》诗之二:“予仲多遗息,成材在四三。”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中山穆王无子国除误从帝纪》:“则 畅 薨之后,遗息犹存,旧封不改。”

分字解释


※ "遗息"的意思解释、遗息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遗息”的意思:

“遗息”是指留下的痕迹、遗物或后代。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留下的影响或存在。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遗”字有多种含义,包括留下、遗失、遗忘等。而“息”字通常指气息、呼吸或后代。结合起来,“遗息”在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留下的后代或痕迹。

出处:

“遗息”作为一个复合词,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处,它是根据“遗”和“息”两个字的含义组合而成的。

同义词:

遗迹

遗踪

遗物

后代

反义词:

消失

消亡

相关词语:

遗产

遗赠

遗产税

遗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遗息”这个词语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它可以与一些历史故事或传说相结合。例如,它可以用来描述古代帝王的子孙后代,他们的存在被视为是祖先留下的“遗息”。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事迹和智慧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他的名字也成为了家族的“遗息”,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