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àn jié
注音ㄅ一ㄢˋ ㄐ一ㄝˊ
繁体辨詰
⒈ 查问,查办。
⒉ 辩难诘问。辨,通“辩”。
⒈ 查问,查办。
引《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桓帝 使中常侍 王甫 以次辨詰, 滂 等皆三木囊头,暴於阶下。”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养济院孤老》:“而流弊觴滥,至使会头作奸,势难辨詰。”
⒉ 辩难诘问。辨,通“辩”。
引《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元璹 见 頡利,责以负约,与相辨詰, 頡利 颇惭。”
《明史·曾鲁传》:“鲁 众中扬言曰:‘某礼宜据某説则是,从某説则非。’有辨詰者,必歷举传记以告。”
词语“辨诘”的意思:
“辨诘”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辨别和诘问,即通过询问、辩论等方式来辨别是非、真假。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辨诘”被解释为“辨别是非,诘问”。
出处:
“辨诘”一词的出处较难确定,它可能源自古代文献中的用法,但具体出处难以考证。
同义词:
辨别
诘问
辩论
辩析
反义词:
误解
诬陷
混淆
误导
相关词语:
辨别力
诘难
辩才
辩解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辨诘”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不太常见,但可以想象在古代的文人墨客之间,通过辩论来辨别是非的场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法庭上,律师们通过辨诘,试图找出对方证词中的矛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