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隶


拼音yì lì
注音一ˋ ㄌ一ˋ

繁体驛隸

驿隶

词语解释

驿隶[ yì lì ]

⒈  驿站的仆役。

引证解释

⒈  驿站的仆役。

《太平广记》卷四二七引 唐 张读 《宣室志·李徵》:“向者见君,有二吏驱而前,驛隶挈印囊以导,庸非为御史而出使乎。”
唐 韩愈 《刘统军碑》:“驛隶走呼,有中使来;公迎于驛,遂行不迴。”

分字解释


※ "驿隶"的意思解释、驿隶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驿隶”的意思:

“驿隶”指的是古代在驿站服役的隶役,即负责传递文书、接待过往官员的差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驿隶”条目的解释为:“驿,置邮舍也。隶,役也。驿隶,谓在驿站服役之役也。”

出处:

“驿隶”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史记》中的记载。《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驿隶传书,不绝于道”的句子。

同义词:

驿夫

驿役

驿使

传令兵

反义词:

无役

自由民

相关词语:

驿站

驿马

驿道

驿递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驿隶”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邮驿制度,其中最著名的典故可能就是“苏武牧羊”了。苏武在匈奴被俘后,曾担任过驿隶,负责传递信件。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忠诚,成为后世传颂的忠臣楷模。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驿隶们不畏艰辛,日夜兼程,保证了朝廷政令的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