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祭


拼音cì jì
注音ㄘˋ ㄐ一ˋ

繁体賜祭

赐祭

词语解释

赐祭[ cì jì ]

⒈  大臣身故,皇帝敕使往祭。

引证解释

⒈  大臣身故,皇帝敕使往祭。

清 李元度 《国朝先正事略·张文和公》:“十一年,詔以 文端公 从祀京师贤良祠,復即家赐祭一坛。”
《清史稿·礼志十二》:“道光 二十四年,定赐祭王、公以下仪,祭日,堂中陈仪卫,灵座前置供案,陈赐祭物品,左右分陈自备祭品。”

分字解释


※ "赐祭"的意思解释、赐祭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赐祭”的意思:

“赐祭”是指赐予祭祀的仪式或活动,通常是指上级或君主对下级或臣民给予的一种尊荣和恩赐。在古代,赐祭是一种重要的礼仪行为,用以表示对某人的尊敬和赏赐。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赐”字条目下的解释包括“赐与”、“赏赐”等含义;“祭”字条目下的解释包括“祭祀”、“祭奠”等含义。结合起来,“赐祭”即赐予祭祀。

出处:

“赐祭”这一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如《史记》、《汉书》等。

同义词:

恩赐、赏赐、赐予

反义词:

剥夺、剥夺、没收

相关词语:

祭祀、祭奠、祭品、祭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赐祭”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皇帝或君主对臣子的恩赐,如《三国演义》中,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被赐祭,成为蜀汉的忠臣典范。

造句:

皇帝为了表彰将军的战功,特赐祭于其祖坟,以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