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o

钓矶


拼音diào jī
注音ㄉ一ㄠˋ ㄐ一

繁体釣磯

钓矶

词语解释

钓矶[ diào jī ]

⒈  钓鱼时坐的岩石。

引证解释

⒈  钓鱼时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贻韦居士诗》:“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磯。”
唐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诗:“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遶钓磯。”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磯。”
清 杜濬 《送友》诗之一:“送客停橈傍钓磯,江风初起浪花稀。”

分字解释


※ "钓矶"的意思解释、钓矶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水远山遥归路迷,天边三雁各分飞,江山多少闲踪迹,独把鱼竿上钓矶。


AI解释


词语“钓矶”的意思:

“钓矶”指的是垂钓者休息的石头或平台,是一种供人们垂钓时休息用的设施,常见于江、河、湖、海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直接收录“钓矶”一词,但根据《康熙字典》中对“矶”字的解释,可以推测“钓矶”可能与“矶”有关。“矶”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水边突出的岩石。

出处:

“钓矶”这个词语的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词、散文等,常出现以“钓矶”为背景的描写。

同义词:

垂钓石、钓鱼台、钓鱼矶、钓鱼石、钓鱼台子

反义词:

无明确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无矶之地”。

相关词语:

垂钓、江边、湖畔、海滨、钓鱼爱好者、渔夫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钓矶”的故事较少,但可以联想一个与垂钓相关的典故,即“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在渭水边钓鱼,以直钩钓鱼,并自言:“愿者上钩”,后被周文王发现,认为他是有德之人,便拜他为师。

用这个词语造句:

周末,我约了几个钓鱼爱好者,来到了湖边的钓矶,享受着垂钓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