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烽驿


拼音fēng yì
注音ㄈㄥ 一ˋ

繁体烽驛

烽驿

词语解释

烽驿[ fēng yì ]

⒈  报边警的驿站。

⒉  借指战乱。

引证解释

⒈  报边警的驿站。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桴鼓凝埃,烽驛垂轡。”
《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 王鐸 ﹞以先锋屯 潭州,两屯烽驛相望。”

⒉  借指战乱。

《北史·郭祚传》:“边郊多垒,烽驛未息,不可於师旅之际,兴板筑之功。”
唐 崔珝 《授李丕鄜州节度使制》:“禁暴安人,克靖烽驛,秋曹贰宪,再饰旌旄。”

分字解释


※ "烽驿"的意思解释、烽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烽驿”的意思:

“烽驿”指的是古代用于传递消息的驿站,通过烽火传递信息,以快速通知远方的情况。在古代,驿站是传递公文、信件和紧急军情的重要设施。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烽”字解释为:火之盛也,又指烽火,用以报警;驿,解释为:古时传递文书和军情的驿站。

出处:

“烽驿”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就提到了烽火传递消息的情景。

同义词:

烽火台、烽烟、驿站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相对概念可以是现代的通信手段,如电话、互联网等。

相关词语:

烽烟四起、烽火戏诸侯、邮递、通讯、驿路、驿站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故事中,“烽驿”常常与古代的战争、信息传递、忠诚与牺牲等元素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些关于古代将领如何利用烽火传递军情的传说故事,或者描述古代文人通过驿站传递思念之情的诗词故事。

造句:

在古代,烽驿的传递速度虽然慢,但在战乱时期,那熊熊的烽火却成了守护边疆、传递平安的重要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