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德


拼音yù dé
注音ㄩˋ ㄉㄜˊ

毓德

词语解释

毓德[ yù dé ]

⒈  修养德性。

引证解释

⒈  修养德性。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禀道毓德,讲艺立言。”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皆毓德於衡门,并驰声於天地。”
《隋书·房陵王勇传》:“太子毓德东宫,左右何须强武?”

分字解释


※ "毓德"的意思解释、毓德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毓德”的意思:

“毓德”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毓”和“德”两个汉字组成。“毓”字本义为养育、培养,“德”字指品德、道德。因此,“毓德”整体的意思是指培养品德、熏陶道德。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毓”字有“养育”、“培养”等解释,“德”字有“品德”、“道德”等解释。因此,“毓德”在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培养或熏陶人的品德。

出处:

“毓德”作为一个成语或词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更多的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尤其是在教育、培养人才的语境中。

同义词:

教育培养

熏陶品德

培养道德

反义词:

恶行败德

道德沦丧

品行不端

相关词语:

品学兼优

德才兼备

教育理念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毓德”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或典故,因此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得以毓德成长,成为有道德、有才能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