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ù

巫祝


拼音wū zhù
注音ㄨ ㄓㄨˋ

巫祝

词语解释

巫祝[ wū zhù ]

⒈  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后连用以指掌占卜祭祀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后连用以指掌占卜祭祀的人。

《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巫祝小人,妄説祸祟。”
宋 范成大 《灼艾》诗:“谢去羣巫祝,胜如几药汤。”

国语辞典

巫祝[ wū zhù ]

⒈  以歌舞娱神、能通鬼神的人。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九》:「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啗童女年十二三者。」

分字解释


※ "巫祝"的意思解释、巫祝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巫祝”的意思:

“巫祝”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宗教职业,巫主要负责占卜、驱鬼、祭祀等仪式,祝则主要负责祭祀仪式,二者都属于宗教人士,具有神秘色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巫祝”被解释为:“巫,古之巫觋也。祝,古之巫祝也。巫,能以神道为人祈福也。祝,能以神道为人祈愿也。”

出处:

“巫祝”这一词语的出处较为广泛,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等古代典籍。如《周礼·春官》中有“巫祝掌百神之祝号,以祈福祥,以祈福祥也”的记载。

同义词:

巫师

祝融

祝官

反义词:

道士

道人

方士

相关词语:

祭祀

占卜

驱邪

祈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中国古代,巫祝是人们信仰中的重要角色,很多神话传说都与他们有关。如《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就是一个巫师,他借助巫术帮助周文王推翻商朝。此外,民间流传的“巫山神女”传说,也描述了巫祝与神灵的神秘联系。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巫祝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地位,他们不仅主持祭祀仪式,还能通过占卜为百姓祈福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