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皮


拼音má pí
注音ㄇㄚˊ ㄆ一ˊ

麻皮

词语解释

麻皮[ má pí ]

⒈  麻经沤后剥下的皮。称出天花或水痘后在脸上留下瘢痕的人。参见“麻子”。

引证解释

⒈  麻经沤后剥下的皮。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小儿疮痘》:“后得老医一方……以羊子肝破开,入药在内,麻皮缚定,用米泔水熟煮,切食之,凡旬餘而愈。”
《说岳全传》第六四回:“万(万俟卨 )、 罗(罗汝楫 )二贼看了大怒,喝教左右将 岳爷 衣服去了,把鱼胶敷上一层,将麻皮搭上……把麻皮一扯,连皮带肉去了一块。 岳爷 大叫一声:‘痛杀我也!’”

⒉  称出天花或水痘后在脸上留下瘢痕的人。参见“麻子”。

分字解释


※ "麻皮"的意思解释、麻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她头发全白了,干枯,无光泽。就像一堆存放过久的麻皮。


AI解释


词语“麻皮”的意思:

“麻皮”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主要指皮肤表面粗糙,有类似麻的感觉。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物体表面质地,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皮肤状态。此外,它还可以比喻某些事物表面粗糙、不光滑。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麻皮”的解释为:“麻皮,皮也。皮之有麻纹者。”这里的“皮”指的是动物的皮,而“麻纹”则是指皮上的麻点或麻纹。

出处:

“麻皮”一词的出处不详,但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可以推测其起源于古代对动物皮质的描述。

同义词:

麻面

麻纹

麻点

麻砂

反义词:

光滑

滑润

光滑如镜

相关词语:

麻疹

麻木

麻辣

麻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麻皮”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皮肤有关的故事,如《白雪公主》中的皇后因为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试图用毒苹果使她皮肤变黑,但最终白雪公主的皮肤依旧白皙。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这件衣服的麻皮质感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2. 她的脸上长满了麻皮,看起来有些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