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éng shǔ
注音ㄔㄥˊ ㄕㄨˇ
繁体丞屬
词语“丞属”的意思:
“丞属”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古代官府中的属官,即辅助主官的官员。在古代,丞是官职名,属是官员的助手或下属。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丞属”的解释为:“丞,官名。属,属官也。”
出处:
“丞属”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用来描述古代官职体系中的官吏关系。
同义词:
属官
副官
辅佐官
反义词:
部属(部下)
上官(上级官员)
相关词语:
丞尉(古代地方官)
县丞(县令的助手)
佐官(辅助官员)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丞属”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官场的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与关羽、张飞之间的关系,诸葛亮作为丞属,辅助刘备,而关羽、张飞则是丞属中的佼佼者。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县丞是县令的丞属,负责协助县令处理日常政务。县丞李明勤勉尽职,深受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