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族


拼音yí zú
注音一ˊ ㄗㄨˊ

夷族

词语解释

夷族[ yí zú ]

⒈  诛灭宗族。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其株连范围,历代不一。秦汉有夷三族罪,封建社会后期有所谓夷九族,并及伯叔等旁系血亲。见《唐律疏义》、《通典·刑制》、《明律》。

引证解释

⒈  诛灭宗族。 中国 古代的一种酷刑。其株连范围,历代不一。 秦 汉 有夷三族罪,封建社会后期有所谓夷九族,并及伯叔等旁系血亲。见《唐律疏义》、《通典·刑制》、《明律》。

《后汉书·宦者传·曹节》:“今以不忍之恩,赦夷族之罪。”
《魏书·天象志四》:“若有夷族之害,以赦令除之。”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三法司请将他按大逆不道大辟夷族。”

分字解释


※ "夷族"的意思解释、夷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夷族”的意思:

“夷族”指古代对某些部族或民族的称呼,有时也用来指称边疆的少数民族。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更多地带有历史和文化研究的意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关于“夷族”的解释,因为康熙字典主要是收录汉字及其读音、意义、出处等,而不是具体的历史词汇。不过,根据康熙字典中的相关条目,可以推断“夷”字的意义,从而间接了解“夷族”的可能含义。

出处:

“夷族”这个词语的出处较为广泛,可以在古代的史书、文学作品中找到。如《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中都有提及。

同义词:

异族

外族

少数民族

反义词:

同族

本族

本民族

相关词语:

夷狄

化外

异域

部落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夷族”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因为这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历史词汇。但在历史题材的小说、游戏中,可能会涉及到“夷族”的背景设定,例如描述古代边疆的战争、民族融合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边疆的夷族常常与中原的汉族发生冲突,但经过多年的交流与融合,两族的关系逐渐趋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