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几


拼音zǔ jǐ
注音ㄗㄨˇ ㄐ一ˇ

繁体俎幾

俎几

词语解释

俎几(俎幾)[ zǔ jǐ ]

⒈  亦作“俎机”。

⒉  俎形如几,故称。古代祭祀、燕飨时所用的礼器。

⒊  俎形如几,故称。切肉用的砧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俎机”。

⒉  俎形如几,故称。古代祭祀、燕飨时所用的礼器。

《宋史·乐志八》:“执事骏奔,肃将俎几。神其顾歆,永锡多子。”

⒊  俎形如几,故称。切肉用的砧板。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汉祖 之平生可考而知也,委 太公 于俎机而无营救意。”

分字解释


※ "俎几"的意思解释、俎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俎几”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古代祭祀或宴飨时放置祭品或食物的案桌和几案。具体来说,“俎”是指用来盛放祭品的器物,“几”则是指一种小型的案桌。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俎,盛牲体者也。几,案也。”

出处:

“俎几”一词的出处并不特指某一篇文章或文献,它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语组合,用于描述古代的礼仪文化。

同义词:

案几、几案、案俎

反义词:

无特别对应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无俎无几”,即没有放置祭品或食物的案桌。

相关词语: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几席(古代宴飨时的座位)、祭器(祭祀时用的器具)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俎几”这个词并没有直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祭祀文化,如古代皇帝的祭天大典、诸侯的祭祀活动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的庙宇中,祭祀用的俎几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祭品,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