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毋事


拼音wú shì
注音ㄨˊ ㄕˋ

毋事

词语解释

毋事[ wú shì ]

⒈  不事,不从事。

⒉  犹无须。

引证解释

⒈  不事,不从事。

《管子·八观》:“什一之师,什三毋事,则稼亡三之一。”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刘绩 曰:“谓兴师役一分,则相逮者众,而为三分,是十分中有三分不事农之人,而亡税三之一矣。”

⒉  犹无须。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以 少陵 之才,攻絶句即不能为 李,詎谓不若 摩詰,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分字解释


※ "毋事"的意思解释、毋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毋事”的意思:

“毋事”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无需、不必、无需多加、不要等。通常用来表示事情已经处理好了,无需再做其他处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毋事”的解释为:“毋,无也。事,事宜也。勿,止也。毋事,即无需处理事宜也。”

出处:

“毋事”这个词语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它是一个常用的文言文词汇,常见于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

无需

不必

不用

休得

不要

反义词:

必需

必须

不可

相关词语:

毋需

毋须

毋忧

毋虑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毋事”在网络中没有特别著名的典故,但在古代文学中,它经常出现在描述官员治理、百姓生活的场景中。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吾死之后,事可托付与公,公可保蜀汉,毋事忧心。”这里“毋事”表示诸葛亮无需忧虑国事,放心去做。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近日,领导检查工作,看到办公室整洁有序,便笑着说:“你们工作做得很好,毋事忧心,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