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放

词语解释
驳放[ bó fàng ]
⒈ 亦作“驳放”。
⒉ 谓科举时代否定已发榜公布的中式者而贬黜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駮放”。谓科举时代否定已发榜公布的中式者而贬黜之。
引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制科》:“今员外吹毛求瑕,务在駮放,则小人也却寻归路。”
《资治通鉴·唐僖宗广明元年》:“尝谓优人 石野猪 曰:‘朕若应击毬进士举,须为状元。’对曰:‘若遇 尧 舜 作礼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駮放。’”
胡三省 注:“駮,纠駮也。放,黜也。”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进士试题》:“唐穆宗 长庆 元年,礼部侍郎 钱徽 知举,放进士 郑朗 等三十三人。后以 段文昌 言其不公,詔中书舍人 王起,知制誥 白居易 重试,驳放 卢公亮 等十人,贬 徽 江州 刺史。”
明 即空观主人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虽现稗官身为説法,恐 维摩 居士知贡举,又不免驳放耳。”
清 恽敬 《祭张皋文文》:“春官駮放,归途载阻,共职四门,艰屯可数。”
分字解释
※ "驳放"的意思解释、驳放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驳放”的意思:
“驳放”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驳回、放行或拒绝接纳。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对某个请求或提议不予批准,或对某种行为进行限制或制止。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驳”的解释为:“辨也,诘也,非也,还也。”这里的“放”字在字典中的解释为“释也,舍也,纵也。”综合来看,“驳放”可以理解为对某事物的辩驳后放行或驳回。
出处:
“驳放”一词的具体出处难以确定,但它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法律、政治类文献中。
同义词:
驳回、拒绝、否决、否定
反义词:
批准、允许、接受、同意
相关词语:
驳斥、反驳、驳回、驳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驳放”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朝臣上奏折,皇帝经过辩论后决定驳回或批准。
造句:
1. 经过多次驳放,这份提案最终未能通过,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
2. 对方提出的合作方案,我们经过讨论后驳放了,认为风险太高。
相关词语
- fàng guāng放光
- fàng sōng放松
- fàng chán放嚵
- bō fàng播放
- fàng shēng放声
- fàng hǔ yí huàn放虎遗患
- fàng diàn放电
- fàng kāi放开
- fàng qì放弃
- kāi fàng开放
- bó lì驳轹
- fàng dēng放灯
- bó lì驳吏
- bó huí驳回
- fàng shè放射
- fàng xīn放心
- fàng xué放学
- fàng nián xué放年学
- fàng shǒu放手
- huí fàng回放
- bān bó扳驳
- lù fàng录放
- bó zhèng驳正
- mó fàng模放
- xiāng fàng相放
- fàng dà lǜ放大率
- bó fàng驳放
- bó fàng驳放
- fàng yǎn放眼
- fàng kè放课
- fàng yǔ放语
- fàng dàn放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