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十思


拼音shí sī
注音ㄕˊ ㄙ

十思

词语解释

十思[ shí sī ]

⒈  谓反复思虑。唐·魏征谏太宗予以慎重思考的十个方面。

引证解释

⒈  谓反复思虑。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所取者 恪 也,今已死”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喜 《志林》:“初 权 病篤,召 恪 辅政。临去,大司马 吕岱 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
前蜀 贯休 《寿春节进》诗:“俭德为全德,无思契十思。”

⒉  唐 魏徵 谏 太宗 予以慎重思考的十个方面。

《旧唐书·魏徵传》:“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恐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分字解释


※ "十思"的意思解释、十思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十思”指的是反复思考、深思熟虑的意思。在汉语中,它强调的是在做出决定或行动之前,应当多次思考,以达到最佳的结果。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十思”并没有单独的词条,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对“思”这个字的重复使用,强调思考的深度和多次性。

出处

“十思”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源于对“思”字的重复使用,体现了古代汉语中通过重复来强调某种意义的修辞手法。

同义词

深思熟虑

三思而后行

反复思考

周密考虑

反义词

轻率

冲动

不假思索

相关词语

思考

思索

考虑

谨慎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十思”本身不是特定的故事或典故,但可以将其应用于故事中,如:

在古代,一位智者提倡人们在行动前要“十思”,以避免犯错。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深思熟虑的典范。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面临人生重要抉择时,我们应该“十思”而后行,以免日后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