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gzhǐ

状纸


拼音zhuàng zhǐ
注音ㄓㄨㄤˋ ㄓˇ

繁体狀紙

状纸

词语解释

状纸[ zhuàng zhǐ ]

⒈  旧法院发售专用于写诉状的统一纸张,也指所写的诉状。

plaint form;

引证解释

⒈  印有规定格式供写诉状用的纸。

⒉  诉状。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玄玄子 ﹞又是个无根蒂的,没个亲戚朋友与他辩诉一纸状纸,活活的顶罪罢了。”
柔石 《二月》:“穷人打官司总是输,我还是将来做一个律师,代穷人做状纸,辩诉。”
沙汀 《兽道》:“政府并没有接受她的状纸,他们仅仅命令保长向施材局帮她讨了一副棺材。”

国语辞典

状纸[ zhuàng zhǐ ]

⒈  诉讼的文书。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又是个无根蒂的,没个亲戚朋友与他辨诉一纸状纸,活活的顶罪罢了。」

⒉  印有法院规定诉状格式的纸。

分字解释


※ "状纸"的意思解释、状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张永胜神态凄惶,一脸悔悟,状甚可怜;状纸之上,字迹清秀,可是他犯下的罪孽却也是让人惊怒……


AI解释


词语“状纸”的意思:

“状纸”指的是一种文书,通常是指诉状或者某种正式的文书,用于向官府或其他机构提出请求、投诉、起诉等。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状”字有“文书”、“诉讼”、“形容”等意思,而“纸”字则是“纸张”的意思。因此,“状纸”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用于书写的纸张,特别指用于诉讼的文书。

出处:

“状纸”一词的出处没有确切文献记载,但从其构成来看,它应该是随着文书的使用而逐渐形成的词汇。

同义词:

诉状、状子、文书、禀帖、诉词等。

反义词:

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无状纸”,即没有正式文书。

相关词语:

诉讼、官府、文书、法典、状告、上诉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状纸”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可以想象一些与诉讼、投诉相关的情节,如某人因为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写状纸上诉,最终得到公正处理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拿着状纸走进了法院,希望能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