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ǐng

移鼎


拼音yí dǐng
注音一ˊ ㄉ一ㄥˇ

移鼎

词语解释

移鼎[ yí dǐng ]

⒈  迁移九鼎。比喻政权的改易。

引证解释

⒈  迁移九鼎。比喻政权的改易。

《后汉书·孔融传》:“故使移鼎之迹,事隔於人存。”
《南史·宋纪上·武帝纪论》:“桓温 雄才盖世,勋高一时,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
宋 李纲 《论孔文举》:“史臣称其高志直情,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使移鼎之跡,事隔于人存,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

国语辞典

移鼎[ yí dǐng ]

⒈  鼎,夏禹时曾铸九鼎做为传国的宝器。引申为国家政权。移鼎比喻改朝换代,政权移转。

《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论曰:「桓温雄才盖世,勋高一时,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

分字解释


※ "移鼎"的意思解释、移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移鼎”:

意思:指改变或更换国家的统治者,类似于改朝换代的意思。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移鼎,谓易国之君。”

出处:

“移鼎”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历史。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晋文公移鼎于曹”的记载,这里的“移鼎”即指晋文公更换了曹国的国君。

同义词:

改朝换代、易代、更替、更替王位、易君

反义词:

保皇、维护旧秩序、固守、保守

相关词语:

改朝换代、易君、换代、更替、易主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移鼎”的典故和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唐朝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其兄李建成和弟李元吉,从而夺取了皇位,这就是一次典型的“移鼎”事件。

用这个词语造句: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国经历了多次的移鼎,每一次都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一次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