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o

兔毫


拼音tù háo
注音ㄊㄨˋ ㄏㄠˊ

兔毫

词语解释

兔毫[ tù háo ]

⒈  兔毛。

⒉  用兔毛制成的笔。亦泛指毛笔。

引证解释

⒈  兔毛。

《初学记》卷二一引 晋 王羲之 《笔经》:“汉 时诸郡献兔毫,出 鸿都,惟有 赵国 毫中用。时人咸言兔毫无优劣,管手有巧拙。”

⒉  用兔毛制成的笔。亦泛指毛笔。

唐 罗隐 《寄虔州薛大夫》诗:“海鹏终负日,神马背眠槽,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金 萧贡 《假梅》诗:“莫道 去非 诗破的,兔毫那解写花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吴兴 自兔毫外,有鼠毫、羊毫二种。”
清 龚自珍 《鹧鸪天》词:“兔毫留住伤心影,输与 杭州 老画师。”
叶圣陶 《六幺令》曲:“兔毫在握,賡续前书尚心热。”

国语辞典

兔毫[ tù háo ]

⒈  兔子的细毛。

⒉  用兔毛制成的笔。后泛指笔。

唐·罗隐〈寄虔州薛大夫〉诗:「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分字解释


※ "兔毫"的意思解释、兔毫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而被大家所津津乐道的,藏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曜变天目‘盏’,其实就是建窑中的兔毫变,只不过大家的叫法不同罢了。


AI解释


词语“兔毫”的意思:

“兔毫”通常指的是用兔毛制成的毛笔。在中国传统书画中,兔毫笔以其柔韧性和书写效果而闻名,尤其是兔脊背上的毛,因其细软而有弹性,特别适合书写。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兔毫”的解释可能是指兔毛制成的毛笔,具体解释如下:

兔毫,兔毛也。笔工取兔毫以为笔,以其柔韧而适于书画。

出处:

兔毫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特别是书法和绘画艺术中使用的毛笔。最早的毛笔是用动物的毛制成的,而兔毫作为毛笔材料之一,在古代文献和艺术作品中都有提及。

同义词:

兔毫笔

兔毫毛笔

反义词:

羊毫

猪毫

羊毫笔

猪毫毛笔

相关词语:

毛笔

书法

绘画

笔墨

笔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兔毫的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书法和绘画工具的讲究。比如,唐代书法家张旭以兔毫笔书写,其书法风格飘逸灵动,被后人传颂。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幅字画用上好的兔毫笔书写,笔触细腻,墨色饱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