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zhǔ

县主


拼音xiàn zhǔ
注音ㄒ一ㄢˋ ㄓㄨˇ

繁体縣主

县主

词语解释

县主[ xiàn zhǔ ]

⒈  皇族女子的封号。东汉帝女皆封县公主。隋唐以来,诸王之女,亦封县主。

⒉  县令。

引证解释

⒈  皇族女子的封号。 东汉 帝女皆封县公主。 隋 唐 以来,诸王之女,亦封县主。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官制》:“赵普 以元勋诸女封郡主, 高怀德 二女特封县主。”
明 胡侍 《真珠船·公主翁主》:“今制: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郡王女为多罗格格, 汉 文称县主。”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八章一:“帝女封公主,亲王女封郡主,郡王女封县主。”

⒉  县令。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宋福 ﹞连夜写了状词,只等天明,县主早堂,连人进状。”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匡超人 看见是本县县主的帖子,吓了一跳。”

国语辞典

县主[ xiàn zhǔ ]

⒈  旧时皇族女子的封号,位次于郡主。

⒉  负责管理一县的长官。

《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笑道:『却是起动头翁,上覆县主老爷,说王冕乃一介农夫,不敢求见。』」

分字解释


※ "县主"的意思解释、县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县主”的意思:

“县主”是中国古代对公主的一种别称,特指被封为县主的公主。在古代,公主出嫁后可能会被封为县主,以示尊贵。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县主”可能被解释为“公主封号,亦指公主之女”。

出处:

“县主”的用法最早见于唐代,如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其中的“白头”即指公主。

同义词:

公主、郡主

反义词:

平民、庶民

相关词语:

郡主、公主、郡王、亲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县主”这个词语并没有特别著名的故事或典故,但在一些古装剧中,公主被封为县主的情况可能会被演绎成一些故事情节。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

在某个古装剧中,公主因为某种原因被皇帝封为县主,剧中可能会描述她如何适应新身份,以及她在县主身份下所经历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皇帝为了表彰公主的英勇事迹,将她封为县主,赐予她一方封地,让她在当地治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