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nwěi

遁尾


拼音dùn wěi
注音ㄉㄨㄣˋ ㄨㄟˇ

遁尾

词语解释

遁尾[ dùn wěi ]

⒈  亦作“遯尾”。

⒉  语出《易·遯》:“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朱熹本义:“遁而在后,尾之象,危之道也。占者不可以有所往,但晦处静俟,可免灾耳。”后因以指退居以待时机。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指退居以待时机。

语出《易·遯》:“初六:遯尾,厉,勿用有攸往。象曰:‘遯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朱熹 本义:“遯而在后,尾之象,危之道也。占者不可以有所往,但晦处静俟,可免灾耳。”
明 彭士望 《冬心》诗:“吾儕久閒居,遯尾牵柔情。爱翫穷愁中,茧缚丝縈縈。”

分字解释


※ "遁尾"的意思解释、遁尾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遁尾”的意思:

“遁尾”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逃避、避开,常用于比喻避开困难、危险或不愉快的事情。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语使用较少,但在古代文学和成语中较为常见。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遁”字有多种解释,包括逃避、隐匿、远行等。至于“尾”,则是指事物的末尾或尾巴。因此,“遁尾”可以理解为逃避到事物的末尾,或者比喻逃避到事物的最后阶段。

出处:

“遁尾”作为一个成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可能是从“遁世”和“遁形”等词语演变而来的。

同义词:

逃避、躲避、隐匿、遁形、遁世

反义词:

面对、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相关词语:

遁世、遁形、隐匿、逃避现实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遁尾”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的逃避现实的典故,如“陶渊明辞官归隐”,他为了逃避官场的纷争,选择隐居山林,可以看作是一种“遁尾”行为。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小明在遇到困难时,总是选择“遁尾”,逃避现实,不愿直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