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ng

绳契


拼音shéng qì
注音ㄕㄥˊ ㄑ一ˋ

繁体繩契

绳契

词语解释

绳契[ shéng qì ]

⒈  谓结绳刻木以记事。

引证解释

⒈  谓结绳刻木以记事。

明 张居正 《敕修东岳庙碑文》:“惟 岱宗 之神,自绳契以来,秩在祝史,通乎上下,今天下郡国,皆有东岳庙。”

分字解释


※ "绳契"的意思解释、绳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绳契”的意思:

“绳契”是指古代的一种凭证,用绳子打结作为标志,用以表示双方之间的承诺或协议。它起源于古代的盟约制度,用于证明双方之间的承诺和信任。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绳契”的解释为:“绳契,结绳以为信也。绳,结也;契,刻也。以绳结之,刻以为信。”

出处:

“绳契”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礼记·曲礼上》中就有提到:“结绳为契,刻木为约。”这里的“结绳为契”就是指用绳子打结作为凭证。

同义词:

契券

凭据

信物

反义词:

无凭无据

虚假

相关词语:

结绳记事

盟约

契约

凭证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关于“绳契”的典故并不常见,但可以将其与古代的盟约制度联系起来。例如,一些古代的传说故事中,英雄人物之间通过结绳为契,表示彼此的信任和承诺。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两个部落通过结绳为契,建立了长久的和平关系,成为了相邻的友好邻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