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ozhēng

调筝


拼音diào zhēng
注音ㄉ一ㄠˋ ㄓㄥ

繁体調箏

调筝

词语解释

调筝[ diào zhēng ]

⒈  弹筝。

引证解释

⒈  弹筝。

元 张翥 《周昉按乐图》诗:“后来知是调筝手,窈窕傍听曾误否?”
清 黄景仁 《绮怀》诗之六:“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
郁达夫 《日本竹枝词》之二:“怜他如玉 麻姑爪,才罢调筝便数钱。”

分字解释


※ "调筝"的意思解释、调筝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麝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AI解释


词语“调筝”的意思:

“调筝”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调整古筝的弦音,使其达到和谐的状态。古筝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通过调整弦的松紧来改变音高。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调筝”可能被解释为调整古筝弦音的行为,或者是弹奏古筝时调音的动作。

出处:

“调筝”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广泛用于描述古筝的调音过程。

同义词:

调弦

调音

调筝弦

反义词:

不调

乱音

相关词语:

古筝

弹筝

琴瑟和鸣

音乐和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调筝”本身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一些描述古代音乐家或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调筝的场景,用以表现人物的艺术修养或生活情趣。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筝音乐会开始前,琴师细心地调筝,确保每一根弦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