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īzhēng

追征


拼音zhuī zhēng
注音ㄓㄨㄟ ㄓㄥ

繁体追徵

追征

词语解释

追征[ zhuī zhēng ]

⒈  见“追征”。

引证解释

⒈  追徵:亦作“追征”。催迫征收。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有者皆已输纳,无者徒被追徵。”
清 蒲松龄 《钱粮比较说》:“如以四季比较,倘虑其追征之缓,或至有误国课,合无便定为每年十次比较。”

⒉  加征;补征。

《明史·葛守礼传》:“自 嘉靖 三十六年以后完欠、起解、追徵之数及贫民不能输纳,备録簿中。”
明 王世贞 《中官考九》:“真定、山西 等处所输柴炭,运官揽头,积有逋负;工部以为此因加耗过多,所徵运不及,请以明加及暗加之半,竝準正数,其餘覆实追徵。”

⒊  催迫征召。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天命追徵,多故为不赴集役。”
《旧唐书·孔纬传》:“累詔追徵,皆无承秉,非臣子之义也。”

⒋  追回没收。

《元典章新集·刑部·徵赃》:“贼人 林士贵 等三名犯在革前,发在革后,已招明白,追徵正赃,给主了当。”
《元典章新集·兵部·整治军兵》:“管军官吏违例歇空,代替军役,所要军钱,格前已招明白,赃物拟合追徵。”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后因事发,问 傅彬 追徵赃物。”

分字解释


※ "追征"的意思解释、追征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追征”的意思:

“追征”是指对欠缴的税款、费用等进行追缴的行为。通常用于税收、债务等领域,强调对未缴纳款项的强制回收。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追征”这个词语,但根据其构成字义可以推测,“追”有追求、追寻之意,“征”有征收、征税之意,因此“追征”可能是指追寻并征收未缴款项。

出处:

“追征”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文献,它是一个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可能起源于对税收征收过程中的追缴行为。

同义词:

追缴

征收

收回

反义词:

缴纳

交付

相关词语:

税收

欠款

收入

支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追征”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与网络故事或典故的关联性不强,因此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加大了对逾期未缴纳税款的追征力度,确保国家财政收入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