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xià

旌夏


拼音jīng xià
注音ㄐ一ㄥ ㄒ一ㄚˋ

旌夏

词语解释

旌夏[ jīng xià ]

⒈  古时乐舞所用的大旗。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乐舞所用的大旗。

《左传·襄公十年》:“舞师题以旌夏, 晋侯 惧而退,入于房。”
杜预 注:“旌夏,大旌也。”
孔颖达 疏:“谓舞初入之时舞师建旌夏以引舞人而入,以题识其舞人之首。”
汉 马融 《广成颂》:“建雄虹之旌夏,揭鸣鳶之脩橦。”

国语辞典

旌夏[ jīng xià ]

⒈  古代乐舞时所用的大旗。

《左传·襄公十年》:「舞师题以旌夏,晋侯惧而退入于房。」
汉·马融〈广成颂〉:「建雄虹之旌夏,揭鸣鸢之修橦。」

分字解释


※ "旌夏"的意思解释、旌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旌夏”:

意思:旌夏指的是旗帜在夏天的阳光下,旗帜迎风招展的样子,比喻军队或国家在盛夏之际声势浩大,或者指代夏季。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旌夏”这个词,但可以理解为“旌”字的本义,即旗帜,“夏”字则表示夏天。

出处:《诗经》中的“旌夏之旗”可能是指夏季使用的大旗。

同义词:旌旗、夏旌、夏旗

反义词:沉寂、落寞、萧条

相关词语:夏日、炎炎、夏日炎炎、旌旗招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旌夏”直接相关,但可以想象,这个词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军队壮丽行进或者夏季庆典的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中。

造句:在旌夏的阳光下,那面绣着金色龙纹的旗帜显得格外耀眼,象征着王师的威武与国家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