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èng

五圣


拼音wǔ shèng
注音ㄨˇ ㄕㄥˋ

繁体五聖

五圣

词语解释

五圣[ wǔ shèng ]

⒈  五个圣人。指神农、尧、舜、禹、汤。

⒉  五个圣人。指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

⒊  旧时江南一带所奉之邪神。

引证解释

⒈  五个圣人。指 神农、尧、舜、禹、汤。

《淮南子·修务训》:“若夫 神农 尧 舜 禹 汤,可谓圣人乎?有论者必不能废,以五圣观之,则莫得无为明矣。”

⒉  五个圣人。指 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五圣联龙袞,千官列雁行。”
唐 康骈 《剧谈录·老君庙画》:“壁有 吴道玄 画五圣真容及 老子 化胡经事。”

⒊  旧时 江 南一带所奉之邪神。

明 陆粲 《庚己编·说妖》:“吴 俗所奉妖神,号曰五圣,又曰五显灵公,乡中呼为‘五郎神’,盖深山老魅山萧木客之数也。”
清 钮琇 《觚賸·奏毁淫祠》:“江 南家立尺五小庙祀之,俗称五圣祠。是后日渐蕃衍,甚至树头花前,鸡塒豕圈,小有萎殀,輒曰五圣为祸。”

分字解释


※ "五圣"的意思解释、五圣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五圣”的意思:

“五圣”通常指的是五个在某一领域或宗教中被尊奉为圣人的存在。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下,“五圣”所指的人物可能会有所不同。在道教中,“五圣”通常指的是五位神仙。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大型字典,对于“五圣”的解释可能会提到其宗教地位、尊奉的人物等。但具体内容需要查阅《康熙字典》原文。

出处:

“五圣”这个词语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一个泛用的词汇,可以在不同的文献、宗教典籍中找到。

同义词:

五尊

五位圣者

反义词:

无圣

相关词语:

圣人

神仙

圣贤

神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五圣”这个词语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较少出现,但在道教文化中,可能会有关于五位神仙的传说或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道教文化中,五圣分别是东岳大帝、南岳大帝、西岳大帝、北岳大帝和中岳大帝,他们被尊为五岳的守护神。

例句:

每年春节,许多信徒都会前往五圣庙祈福,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得到庇佑和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