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气

词语解释
体气[ tǐ qì ]
⒈ 指诗文的体制格调。
⒉ 指禀性,气质。
⒊ 指气血或气息。
⒋ 指体质。
引证解释
⒈ 指诗文的体制格调。
引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孔融 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拟《郊祀》,须得其体气典奥处。”
⒉ 指禀性,气质。
引《三国志·吴志·王蕃传》:“蕃 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
《世说新语·品藻》“元礼 居八俊之上”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吴 姚信 《士纬》:“陈仲举 体气高烈,有王臣之节。”
《北史·元子华传》:“子思 以手捋鬚,顾谓 子华 曰:‘君恶体气。’”
⒊ 指气血或气息。
引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爱憎不栖於性,忧喜不留於情,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体气甚急,状若将死。”
⒋ 指体质。
引《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帝曰:‘朕得奉瞻山陵,体气自佳耳。’”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松文清公》:“公身材仅中人,而体气壮实。”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黄 妻:‘不过体气是各人的不同。像新娘子这样瘦弱,千万做不得笨重生活的。’”
国语辞典
体气[ tǐ qì ]
⒈ 人的品格。
引《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蕃传》:「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
⒉ 作者的精神本体及其所表现的气质。通常指文章的格调而言。
引《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⒊ 体质。
例如:「人的体气不同,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异。」
分字解释
※ "体气"的意思解释、体气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外,由于整体气氛变得轻松,有些新闻中的无心之过反而令大家津津乐道。
AI解释
词语“体气”的意思:
“体气”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气质或体力。它可以指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气质风度,也可以指一个人的体力或活力。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体”字有多个解释,如身体、体质等;“气”字则有气息、精神、气质等含义。因此,“体气”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出处:
“体气”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它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可能源于古代文献或民间口语。
同义词:
气质
气度
气息
体力
活力
反义词:
疲惫
精神萎靡
气息奄奄
无力
精神不振
相关词语:
精神状态
气质高雅
活力充沛
身体健康
气息奄奄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体气”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描述人物精神风貌的故事。例如,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描写一些英雄豪杰,他们“体气”十足,英勇善战。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体气非常充沛,每天都能精力充沛地完成工作任务。
相关词语
- rén tǐ人体
- zhèng qì正气
- tǐ yìn体胤
- tǐ néng体能
- zhěng tǐ整体
- jié qì节气
-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气
- shí tǐ实体
- tǔ qì土气
- biàn tǐ lín shāng遍体鳞伤
- liú lǐ liú qì流里流气
- pò tǐ shū破体书
- dī shēng xià qì低声下气
- yǔ tǐ shī语体诗
- dòng qì动气
- shí tǐ fǎ实体法
- luǒ tǐ裸体
- lì qì力气
- tǐ wèi体位
- lì tǐ jiǎo立体角
- tiān tǐ天体
- cháng fāng tǐ长方体
- tǐ fū体肤
- tǐ yù体育
- tǔ lǐ tǔ qì土里土气
- jí tǐ zhǔ yì集体主义
- hǎo shēng hǎo qì好声好气
- quán tǐ xué全体学
- tǐ xī体悉
- tǐ wù体悟
- jìn qì尽气
- qì shí niú气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