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词语解释
礼记[ lǐ jì ]
⒈ 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礼仪论著的总集。内容包括礼制和儒家哲学两部分,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物制度、典礼、祭祀、教育、音乐和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汉书·艺文志》著录131篇,西汉戴德删为85篇,名《大戴礼记》。他的侄子戴圣又删为49篇,名《小戴礼记》,收入“十三经”中。其中《中庸》、《大学》、《礼运》等篇是儒家重要的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英Li Ji(Book of Rites);
国语辞典
礼记[ lǐ jì ]
⒈ 书名。汉戴圣所辑,四十九篇。为十三经之一,大抵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所记。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元陈澔集说、清孙希旦集解等。
分字解释
※ "礼记"的意思解释、礼记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礼仪文明,擎立诚信;礼尚往来,如醇交情;礼贤下士,惟吾德馨;礼记论著,儒家书经;礼以待人,文质彬彬;礼让谦虚,天道酬勤;礼乐春秋,修身学进!
2.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一起刊刻,合称四书。再加上先秦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AI解释
词语“礼记”:
意思:
“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礼仪制度。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经典著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伦理、政治制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解释“礼记”为:“礼记,孔子弟子子思等记孔子之言行也。凡二十有九篇。”
出处:
《礼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弟子子思及其再传弟子所编写,成书于战国时期。
同义词:
《礼记》也可以称为《记》、《记礼》、《古礼记》等。
反义词: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从礼制、礼仪的角度找到反义词,如“悖礼”、“僭礼”。
相关词语:
礼制、礼仪、儒学、经书、孔门弟子、子思、孟子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礼记”作为一部古代经典,在网络上有许多以它为背景的成语、故事和典故,如“礼记载道”、“礼记孔门弟子”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学习《礼记》是士人的必修课程,通过阅读《礼记》,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礼仪制度和孔子的思想精髓。
相关词语
- lǐ yí礼遗
- rì jì日记
- lǎo cán yóu jì老残游记
- shí yí jì拾遗记
- bīn bīn yǒu lǐ彬彬有礼
- jiǎng lǐ讲礼
- zhù mù lǐ注目礼
- shū jì书记
- lǐ zhì礼志
- shàng jì上记
- lǐ wù礼物
- lǐ pǐn礼品
- bó lǐ泊礼
- jiāng lǐ将礼
- guān cháng xiàn xíng jì官场现形记
- jì yì记忆
- jì de记得
- jì lǐ gǔ记里鼓
- jì zhù记住
- jì lù记录
- diǎn lǐ典礼
- jì yán记言
- fó jì佛记
- lǐ wén礼文
- zǎi jì载记
- jì zhě记者
- lǐ jié礼节
- jiàng lǐ降礼
- wàng jì忘记
- kē mù jì科目记
- dēng jì登记
- jì lǐ chē记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