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

竹木


拼音zhú mù
注音ㄓㄨˊ ㄇㄨˋ

竹木

词语解释

竹木[ zhú mù ]

⒈  竹与树木。

⒉  草名。萆薢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萆薢》。

引证解释

⒈  竹与树木。

《左传·襄公十八年》:“刘难、士弱 率诸侯之师焚 申池 之竹木。”
《汉书·地理志下》:“巴、蜀、广汉 本 南夷,秦 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
唐 孟郊 《游城南韩氏庄》诗:“清气润竹木,白光连虚空。”

⒉  草名。萆薢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萆薢》。

分字解释


※ "竹木"的意思解释、竹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纸发明前,汉字大多写在笨重的竹木简上。

2.商鼎周彝、和璧隋珠、战国错金玉带钩;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宋瓷缂丝漆器秀;竹木牙角、花梨紫檀,包罗万象在手中。

3.味莼园以几及百亩之地,广栽竹木,大开池沼,远在郊之外,断绝尘嚣之声,宜乎人人不惮车马之劳,夜夜来为不速之客。

4.味莼园以几及百亩之地,广栽竹木,大开池沼,远在郊之外,断绝尘嚣之声,宜乎人人不惮车马之劳,夜夜来为不速之客。4、他便弓腰打听哪里还有空着的座位,但已经获得座位的众神并没有人想要理睬这位不速之客。

5.有人说古时鲁国公输般的制作工艺巧夺天工,《墨子》中有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6.我公司竹木产品由优质楠竹制成,原材料均产自素有“洞庭明珠”之称的湖南益阳,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竹子生产基地。


AI解释


词语“竹木”的意思:

“竹木”是由“竹”和“木”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指的是竹子和树木。通常用来泛指竹子这种植物和木本植物,即木质结构的植物。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竹”和“木”分别有详细的解释:

竹: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中空,叶狭长,可做建筑材料、乐器等。

木:树木的通称,通常指木质结构的植物。

出处:

“竹木”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竹”和“木”两个单独的汉字组合而成的,用于描述一类植物。

同义词:

竹材

木料

植物材料

反义词:

无机材料

非木质材料

相关词语:

竹林

森林

树林

林木

树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竹木”的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许多与竹木有关的故事,比如“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七位以竹林为居所的文人,他们崇尚自然,以竹木为象征,体现了文人清高的人格追求。

用这个词语造句:

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房的竹木地板上,发出温暖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