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汗大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①谓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②谓帝王发布号令。
出处《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孔颖达疏:“人遇险厄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厄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厄者也。”
例子先帝诛逆表忠,涣汗大号。清·钱谦益《故南京国子监祭酒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
基础信息
拼音huàn hàn dà hào
注音ㄏㄨㄢˋ ㄏㄢˋ ㄉㄚˋ ㄏㄠˋ
繁体涣汗大號
感情涣汗大号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涣发大号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暴发户(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涣汗大号的意思解释、涣汗大号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手舞足蹈 |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手下留情 |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 |
辙鲋之急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
孤身只影 | 形容孤单一人。 |
紫陌红尘 |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气吞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