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木春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
基础信息
拼音hán mù chūn huá
注音ㄏㄢˊ ㄇㄨˋ ㄔㄨㄣ ㄏㄨㄚˊ
繁体寒木萅華
感情寒木春华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各具特色。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人才济济(意思解释)
- 梦幻泡影(意思解释)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释)
- 处之泰然(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的意思解释、寒木春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莫衷一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门当户对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