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饥似渴的成语故事


如饥似渴

拼音rú jī sì kě

基本解释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如饥似渴的典故

三国时期,曹操原打算立曹植为太子,引起长子曹丕的妒恨。曹丕即位,多次迫害曹植,三次更换他的封地。223年,曹丕要曹植、曹彰、曹彪三人到京都朝会,曹植因故不能去,就上一道奏章向曹丕请罪说:“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如饥似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痛不欲生 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处之泰然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掉以轻心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平淡无奇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东扶西倒 宋 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醿。”
语不惊人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永垂不朽 《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望而生畏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正人君子 《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徇私舞弊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