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无盐的成语故事

拼音kè huà wú yán
基本解释古代传说中的丑女。精细地描绘无盐;把丑妇当作美人。
出处《晋书 周顗传》:“庚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刻画无盐的典故
战国时代,在齐国无盐那个地方(今山东省东平县东),有一位女子,姓钟离,名春,容貌长得特别丑陋,多次选择丈夫,都没有成功。四十岁时,她去见齐宣王,向齐宣王指出了齐国当时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齐宣王敬佩他的才能,便娶她为王后,封她为“无盐君”。
后来,人们就把“无盐”作为丑女的代称,如同把“西施”作为美女的代称一样。无盐和西施,一个极丑,一个极美,简直无法相比!如果竟把她们两人相提并论,那就是把丑的抬得太高,把美的贬的太低了。
《晋书·周顗(yǐ)传》载:周顗,字伯仁,晋元帝时,历任“尚书左仆射”,朝中官宦认为他为人高洁,把他比做乐(yuè)广。乐广是当时被人们认为高洁的人物,有“乐翁冰清”的赞语。但是周顗却认为乐广根本不能与他相比,因此,当庾亮告诉他有人把他比作乐广时,他并不高兴,说道:“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以丑比美,比得不恰当,而且因此亵渎了美好的人物,就叫做“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刻画无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逆道乱常 | 唐 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 |
体恤入微 | 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
所作所为 | 明 李贽《答周西岩书》:“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皆是谁主张乎?” |
颐指气使 | 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
光前耀后 | 元·亢文苑《一枝花·为玉叶儿作》:“大丈夫峥嵘恁时候,扶汤佐周,光前耀后,直教万古清名长不朽。” |
户限为穿 | 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
费尽心机 | 宋 戴复古《石屏集 论诗绝句》:“有时勿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
无法无天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
疙里疙瘩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