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兽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出处《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例子而国子之教,乐乃专精。乐之至者,能使凤仪兽舞。清·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
基础信息
拼音fèng yí shòu wǔ
注音ㄈㄥˋ 一ˊ ㄕㄡˋ ㄨˇ
繁体鳳儀獸舞
感情凤仪兽舞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释)
- 老奸巨猾(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凤仪兽舞的意思解释、凤仪兽舞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束手无策 |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白云苍狗 |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